13044275250 / 020-32644854

展位预订
 观众预登记
住建部提出要实施物业服务的提升行动,看头部物企如何做好“关键小事”
来源:SPM物业圈 | 作者:SPM物博会-小智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31 | 2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202510月28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正式发布,为2026-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。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及 "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",将其作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、建设 "好房子" 的重要举措。

10月28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正式发布2026-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。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及 "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",将其作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、建设 "好房子" 的重要举措。

前不久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强调物业服务要解决好群众有感的‘关键小事’!,戳中了千万业主的心。

而“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”是什么?哪些小事是业主最在意的?

阳光透明信息公开

提高物业服务的监管力度,其中重点在于关键信息的透明与公开。例如上海提出健全“6+N”信息公开机制,要求服务合同、收费标准、收入明细、办事制度、服务履职报告、联系方式等应确保业主知情。

问题导向提升服务

“关键小事”就是“头等大事”,是今年的重要论调,要求以实际行动解决民生问题,也成为了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。北京就要求以问题导向,提升居住品质,敦促物业解决停车难、快递进门难、垃圾分类、电梯老旧等居民的普遍关切。

科技支撑智慧物业

最值得注意的一点,是各地都提到了以科技助推服务升级,促进行业整体的智能化转型。如江苏省提出“拓展智慧物业应用场景”。山东省要求主动适应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的发展,积极探索“人工智能+物业”。北京鼓励物业企业通过安装智能设备、升级服务系统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。上海推广建设智慧物业服务管理平台。

当前,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,物业行业也告别了盲目追求规模的粗放增长,进入回归服务本源的周期。越来越多的物业企业意识到这一点:真正留住业主的不是花哨的各种“服务名目”,而是把基础“小事”办扎实的朴素真心
服务品质从不是靠口号堆砌,而是藏在每一次及时的维修、每一处干净的角落、每一次耐心的回应里

电梯里的一张便民联系卡

雨天门口的一把共享雨伞

夜间亮起的一盏维修应急灯

......

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恰恰最能触动人心

其实,面对业主在意的这些“关键小事”,不少物业企业早已行动起来,用实实在在的做法解决问题,为这个行业凭添了一份“小温暖”

比如,快速响应不让业主等太久,这虽是物业的“基本功”却也是需要不断提升的内功

在这一方面,以万科物业为例,其推出了1530服务法则”业主报修后,15分钟内必须联系业主确认情况,30分钟内维修人员要赶到现场。

2024冬天,北京某万科小区有业主反映家里暖气不热,早上8点打电话,810分物业就回了电话,825分维修师傅就上门了,检查发现是暖气片堵了,半小时就疏通好,当天家里就暖和了。

还有龙湖智创生活针对电梯困人问题,规定3分钟内远程安抚、10分钟内现场救援”。

有一次,重庆某龙湖小区一位老人被困电梯,按下紧急按钮后,3分钟内就接到了物业的电话:“阿姨别着急,我们的人已经在赶过去了!”不到10分钟,维修师傅就打开了电梯门,老人说:“虽然被困了,但听到物业的声音,心里就不慌了。”

物业的“快”,不只是速度,更是一种态度。

比如,通过数字化技术带来方便的服务对企业省事,对业主也省心。

碧桂园服务为例

在小区里装了“智能巡检机器人”,机器人能24小时巡逻,发现垃圾桶满了、路灯坏了,会自动上报给物业,物业收到信息就安排人去处理。有业主说:“以前晚上散步,偶尔会遇到垃圾桶满了没人清,现在基本看不到了,机器人比人还‘勤快’。”

比如,关注特殊群体,把温暖送到心坎上让物业不再是“冷冰冰的服务”。

保利物业就有个“长者关怀计划”,给小区里的独居老人建了专属档案,记录老人的年龄、健康状况、紧急联系人电话。

每个月,物业工作人员都会上门走访两次,帮老人检查家里的水电设施,看看有没有漏水、漏电的情况,还会帮老人买买菜、取取快递。去年中秋,广州某保利小区的张奶奶,子女都在外地,物业工作人员提着月饼、水果上门,陪张奶奶聊了一个多小时天,张奶奶说:“虽然孩子不在身边,但物业的人跟亲人一样,心里暖得很。”

比如,最基本的干净,这是业主每天都能看到的小事。

在这一方面,中海物业实行定岗定责,每个保洁员负责固定的区域,早上7点前要把负责的区域扫一遍,上午10点、下午3点还要各巡查一次,看到垃圾及时清、看到污渍及时擦。

上海某中海小区的业主说:“我们小区的垃圾桶,从来不会堆到溢出来,就算是过年的时候垃圾多,保洁员也会加班清。而且垃圾桶旁边总是干干净净的,夏天也没有臭味,住在这儿心情都好。”还有旭辉物业,对小区的绿植呵护有加,春天会给树浇水、施肥,夏天会修剪枝叶,秋天会扫落叶,冬天会给耐寒的植物裹上保温膜。有业主说:“我们小区的绿植长得特别好,一年四季都有绿色,春天有花、秋天有果,跟住在公园里似的。”

这些物业的做法,没有多么惊天动地,都是围绕业主的“小事”下功夫,但正是这些小事,让业主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,也让“好物业”的口碑传得越来越远。

因此,正如倪虹部长所说,业主的“小事”,实则是物业的“大事”,更是社区和谐的“关键事”。物业把这些“小事”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做好细节,才能筑牢社区治理的根基,让每个家园都充满民生温度,这正是物业服务最本真的价值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