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1-13日,第六届广州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在广州·保利世贸博览馆圆满举办,并于9月12日举办智慧科技论坛——“技术平权 ·服务重构”轻量化AI工具助力物企降本增效路径!
保利物业数据信息中心总经理苏常枝在会议上以《用数据和AI探索空间与客户新场景,加速迈向全面智慧化》为主题作专题演讲。

保利物业数据信息中心总经理 苏常枝
*本文根据演讲嘉宾的干货进行梳理,谨用于交流分享
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保利物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,在空间管理与客户服务两大领域打造智慧化标杆。
先搞懂:数据、信息、经验、知识的 “进阶关系”
要做好 AI 应用,首先得理清核心概念的逻辑。在保利物业的实践中,数据、信息、经验、知识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层层递进的 “价值链条”:
数据是 “起点”:是反应客观事实的数字或记录,比如 “业主点击缴费 2 次,浏览时长 30 秒”;
信息是 “加工品”:数据经整理后产生意义,例如 “业主查询账单却未缴费”,明确了用户行为背后的潜在需求;
经验是 “隐性认知”:依赖团队积累,比如管家发现 “用户因金额疑问犹豫时,主动解释可提升缴费率”;
知识是 “可复用模型”:将经验系统化后形成决策工具,比如搭建 “用户行为 - 缴费策略” 体系,自动触发针对性催缴动作。
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化,离不开 AI 的赋能 —— 它既是整合信息的 “工具”,也是沉淀经验、提炼知识的 “引擎”。

怎么干:AI 智能体落地的 “三阶路径”
保利物业的 AI 实践并非盲目推进,而是遵循 “三阶六步 27 关键活动” 的系统化方法,确保技术真正落地:
导入阶段:先做 “认知铺垫”,通过文化导入、管理导入统一团队理念,再以 “认知工程” 明确 AI 应用方向;
速赢阶段:聚焦高价值场景,完成场景选型(含价值与技术评估)、场景开发(搭建工作流、调用 LLM 大模型),快速验证效果并迭代;
转型阶段:从 “单点突破” 到 “系统升级”,先规划 AI 愿景与路径,再搭建模型平台、知识平台等基础设施,最终建立创新运营机制。
目前,多数企业的 AI 应用处于 “第二级 —— 流程编排的智能体” 阶段,适用于客服工单处理、自动化报告生成等标准化场景。保利物业也以此为基础,通过工作流平台将业务逻辑转化为步骤,搭配精准 Prompt,让 AI 高效承接重复性工作。

落地场景:两大领域的 “AI 革新实践”
空间重塑:让管理更高效、更安全
AI 智慧安防:24 小时 “智能哨兵”
传统安防依赖人力巡逻,易出现 “漏检、响应慢” 问题。保利物业的 AI 安防系统通过全区域无死角监控,覆盖范围较传统模式扩大 2-3 倍,能实时识别异常并预警,精准捕捉安全隐患,彻底告别 “人力依赖” 的短板。
设备预测性维护:从 “救火” 到 “预防”
过去设备故障多是 “事后维修”,成本高、损失大。现在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振动、温度、电流数据,AI 算法可预判设备寿命,动态调整保养周期。数据显示,应用后维修成本降低 45%,设备突停损失大幅减少,电梯困人处置时间缩至 22 分钟,空调能耗降低 20%。
AI 能耗管理:三年回本的 “节能方案”
借助 AI 驱动的 BMS 系统,保利物业实现空调、照明等设备的自动调节。系统分三层运作: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,AI 算法预测能耗趋势,可视化平台实现精准控制。参考阿里园区(能耗降 30%)、腾讯数据中心(PUE 改善 0.15-0.2)的案例,保利相关项目整体能效提升 12-18%,投资回收期仅 2-3 年。
服务再造:让体验更便捷、更贴心
AI 管家:7×24 小时 “在线助手”
业主无需再等人工客服 —— 通过手机 App 或微信小程序,咨询秒回、一键报修缴费,报事处理满意度升至97%。AI 还为管家配备 “数字分身”,帮助整理知识、跟踪工单进度,让一线服务更高效。
流程自动化:报修到闭环 “全智能”
从业主报修开始,AI 通过图像识别快速诊断问题,再根据维修人员技能、位置智能派单,规划最优路径。最终实现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 72%,维修成本下降 45%,管理半径扩展 3 倍,彻底革新传统流程。
个性化服务:从 “被动接需求” 到 “主动预判”
AI 分析海量客服数据,能识别业主高频问题、挖掘行为模式 —— 比如预判老年业主可能需要缴费协助,主动推送操作指南;针对商户,提前提醒设备保养周期。这种 “预判式服务”,让物业从 “事情等人” 变成 “人找事情”,还为增值服务开拓了新空间。

未来方向:正视挑战,拥抱智慧化
当然,AI 落地并非一帆风顺。保利物业也面临复合型人才短缺、初期投入成本高、数据安全等挑战。但我们坚信,通过持续探索技术融合、深化场景应用,数据与 AI 终将成为智慧物业的 “核心引擎”。
未来,保利物业将继续以 “空间” 和 “客服” 为核心,让 AI 渗透到服务的每个细节,真正实现 “让空间更有温度,让服务更懂人心”。